吉林省疫情防控第40次新聞發布會通報,截至4月19日,吉林全省500戶重點企業全部實現復工復產,加快推進全省50戶重點企業恢復產能。全省3207戶規上工業企業,已復工復產2982戶,復工復產率達93%。規上醫藥健康企業共有280戶復工復產,復工復產率86.7%。全省197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已復工復產194戶,復工復產率達到98.5%。
到4月24日,吉林省疫情防控第47次新聞發布會透露,全省376家畜禽屠宰企業,復工復產336家,占89.4%;31家重點監測畜產品加工企業,復工復產27家,占87.1%;377家飼料企業,復工復產341家,占90.5%;具備正常生產條件的20家獸藥企業,復工復產14家,占70%;在建54個肉牛產業化大項目,復工復產42個,占78%。
吉林省本輪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重大勝利,進入了鞏固成果、動態清零、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新階段。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緊盯重點企業、龍頭企業,按先大企業、規上企業再中小微企業梯次推進,復工后的防疫任務仍然艱巨。
及時送政策
4月23日,吉林省發改委副主任張春達介紹,吉林省制定出臺《關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復經濟發展秩序的若干措施》,從十個方面提出33條措施,對全面恢復正常的經濟發展秩序總體部署。各行業分類制定相應制度,如《吉林省加強工業企業疫情防控有序啟動復工復產操作導則3.0版》。
4月13日,長春市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積極、穩步、有序推動重點行業復工復產。長春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雪峰介紹,長春市成立了重點行業復工復產領導小組,組建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建筑業復工復產、交通物流業復工復產、商業企業復商復市、重點項目開復工、督導檢查6個專班,細化制定各行業工作方案,周密做好疫情防控指導、用工對接、交通物流等各方面工作。
基本策略是,有復工愿望的企業向政府提出復工“白名單”。政府根據企業防疫現狀進行評估,按照“成熟一家、啟動一家”的原則,有序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返崗復工。指導企業按照“一企一策”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工作手冊和應急處置預案,嚴格落實核酸檢測、人員排查、隔離場所、環境消殺、心理疏導等日常防疫措施,前提是堅決防止和遏制疫情反彈。
制定支持政策!堕L春市支持市場主體紓困促進經濟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打好減稅降費、減免房租、穩崗就業、融資支持、消費提振、擴大投資等政策“組合拳”,為市場主體紓困。
精準服務。持續開展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助企服務,“一對一”“點對點”破解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員工精準識別、返崗復工、物流運輸、原材料供應、資金短缺、要素保障等困難問題,在市長公開電話增設復工復產服務投訴電話,24小時受理企業和市民關于復工復產服務相關問題的來電。
人從家里來
企業員工大都生活在城市的四面八方,多數是在封控小區中,讓他們從政策封閉的小區走出來不是簡單的事情,前提是要符合防疫規定。
吉林省和長春市都采取的是梯次開工的策略,讓重點企業和有組織能力,保證疫情防控安全的企業先行復工。從吉林省政府到長春市政府都出臺了一些政策來保證合法,可控。
相關企業為員工制發“電子介紹信”,并推送至每名有復工需求的企業員工。企業員工持有48小時以內核酸陰性檢測結果,聯系所在社區、網格長,履行登記程序后,可出小區。企業安排返崗員工“點對點”進行轉接,可采取自駕、合乘等方式返回廠區,對確有困難的,由企業安排車輛將員工接回廠區。返崗的企業員工憑“保生產專用”電子通行證上路通行,確保交警見證放行。
以中國一汽的復工為例。長春市南關區雖然不是一汽的生產車間所在地,但有大量職工在此居住。為此,他們制定了《統籌推動疫情防控和一汽集團復工復產工作方案》,由區疫情防控穩增長專班牽頭,區發改局聯合多部門共同推動,通過精準放行、精準對接、精準服務,全力支持一汽集團及供應鏈企業復工復產。
4月3日至13日,南關區發改局共收到長春市工信局下發的三批一汽復工人員名單,共計202人。南關區委組織部迅速將一汽復工復產職工名單下發至各街鄉,并組織社區及醫護人員上門,進行單人單管核酸檢測服務。確保名單下達1小時內上門檢測,24小時內出核酸報告。通過電話溝通方式,將實際居住該區的員工通知到位。社區網點則根據復工人員名單,對符合復工條件的職工,及時予以放行。
長春市46戶省重點企業,已全部實現復工,返廠員工21141人,復工率100%,復產率83%;1331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930戶,返廠員工11.1萬人,復工率70%,復產率65%。一汽在長春的5大主機廠全部復工,累計返崗復工7438人,一汽紅旗蔚山工廠、一汽大眾、一汽豐越實現整車下線。473戶零部件供應商復工,復工率94.2%、復產率80%。
要素配置全
物流配備。強化工業企業物流運輸保障,省內交通已完全暢通,加快推進工業企業跨省運輸車輛通行證發放工作。
公共服務。利用省級領導包保市(州)制度,完善鏈長制、秘書制等包保措施,持續加大“水、電、氣、地、金、工”等項目要素保障力度。
對點通勤。允許企業采取“點對點”上下班通勤的方式復工復產。過程是逐步放開,在全市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后,允許企業采取有序出行的方式復工復產。
全產業鏈。如吉林省、長春市、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中國一汽聯合組建工作專班,圍繞制約一汽復工復產的零部件配套、員工返崗、物流運輸等難題,通過視頻會議逐一研究解決方法、優化固化流程,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轉提供有力支持。緊鑼密鼓推出一系列舉措,支持汽車零部件企業復工復產。截至4月17日,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汽車零部件產業服務局上門為重點企業提供防護服和N95口罩等防疫物資;為25家企業提供了15次上門核酸檢測,累計檢測10745人次;為15家企業上門發放8批次抗原自測試劑盒,累計實現12635人次的閉環快速檢測;為5家有駐廠人員的企業協調蔬菜包配送;為20家有需求企業發放防疫中藥7196包;累計發放《吉林省疫情防控應急物資通行證》1043張。一汽紅旗蔚山工廠率先啟動復工復產的同時,47家首批供應商即同步恢復生產。截至目前,一汽集團及汽車零部件企業已有502戶復工,累計在廠員工已達3.76萬人,各主機廠的一級供應商已全部實現復工復產。同步,一汽五大主機廠高效復工,也帶動了吉林汽車產業鏈重啟。富奧翰昂汽車零部件(長春)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汽車電動壓縮機、電子泵和電控閥及其零部件等,作為歐洲原供,已獲得大眾MQB、MEB平臺項目及紅旗EV項目。富奧翰昂生產部副部長李歡表示:“經過嚴格的防控措施,我們的一線工人復工。目前,公司電動壓縮機、電子冷媒閥兩條生產線已經復產,產能恢復率為80%!
閉環什么樣
長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勾興濤宣布長春市的復工政策是按照“封閉管理、點對點通勤、逐步放開”三個步驟,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第一步封閉管理,就是采取封閉駐廠的方式。
復工企業需履行“報備+承諾”程序!皥髠洹,即準備復工復產的企業制定復工復產工作方案,并向屬地工信部門備案,接受實地服務和指導!俺兄Z”,即經過屬地工信部門實地指導認定后,復工企業向屬地政府(管委會)出具履行主體責任承諾書,承諾按照復工復產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要求組織復工復產。所有員工返回工廠后,要立即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員工返崗復工后的第1、4、7、10、14天,各組織1次核酸檢測。同時,每天組織1次抗原試劑檢測;以車間班組崗位為最小單元,采取網格化管理方式。員工起居、就餐、會議、生產等環節要在網格內運行;生產員工和物流配送員工“四區”“硬隔離”,即:生產區、生活區、物流區、垃圾區“硬隔離”,實現新返廠員工與原駐廠員工“硬隔離”。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