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9日訊(記者楊秀峰)記者獲悉,近日,國家林草局表示,在充分銜接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生態工程基礎上,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的原則,今年將在青藏高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生態區位重要、生態功能良好的區域,新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伴隨著全球對生態系統退化的日益關注,國家公園被視為保護自然棲息地物種最重要的方式之一。2021年10月,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由此拉開中國國家公園的建設序幕。
第一批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了我國陸域近3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其中,三江源國家公園,保護面積19.07萬平方公里,實現了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整體保護,是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高寒生態系統大尺度保護的典范。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面積2.2萬平方公里,橫跨四川、陜西、甘肅三省,是野生大熊貓集中分布區和主要繁衍棲息地,保護了全國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保護面積1.41萬平方公里,居住著我國境內規模最大、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東北虎、東北豹種群,是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保護面積4269平方公里,保存了我國最完整、最多樣的島嶼型熱帶雨林,是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海南長臂猿的唯一分布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面積1280平方公里,實現了福建和江西區域武夷山生態系統整體保護,擁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冰表示,我國正在建設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目標是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嚴格保護起來,已經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或地處青藏高原、或橫跨秦巴山區、或位于熱帶雨林、或穿越武夷山脊、或坐落東北林海,不僅呈現了不同的地域特征及資源稟賦,更充分體現了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全民公益性、國家代表性的國家公園理念。
據了解,國家林草局將與相關部門、地方政府、社會各界共同推進國家公園高質量建設,健全國家公園管理體制,規范設置國家公園管理機構,持續推進自然資源產權、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生態保護補償等制度創新,加快構建國家公園全過程閉環管理的制度體系,逐步建立起統一規范高效的中國特色國家公園體制。
(責任編輯:李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