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6日訊(記者 劉瀟瀟)中國營養學會于今日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指出,牛奶是優質蛋白質、鈣的重要來源,但目前我國牛奶消費仍然處于較低水平。該指南建議,每人每天奶及奶制品的攝入量,要達到300克至500克。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日常的飲食中,如何科學、合理、健康地補充營養,一直是很多人思考的問題。時隔6年,被譽為中國人“吃飯寶典”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再次更新,4月26日,中國營養學會發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其實,早在1989年,為適應中國居民營養健康的需要,提高全民健康意識,幫助居民合理選擇食物,減少營養不良和預防慢性病的發生,我國就首次發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并先后于1997年、2007年、2016年進行了三次修訂,均由中國營養學會完成。
新版膳食指南和讀者的見面,讓公眾對于飲食習慣、營養補充,又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與2016版相比,新版對很多內容做了補充、調整,對于居民的膳食生活,有了更好的指導性與科學性。值得注意的是,新版中提高了奶及奶制品的建議攝入量,將2016版的每日300克建議攝入量,提升為每日300克至500克。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改變,是因為奶及奶制品,不僅是優質蛋白質、鈣的重要來源,其中還富含多種維生素,對于人體有著重要的意義。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馬冠生就曾建議:“居民們要多吃蔬菜、奶類、全谷、大豆!倍c蔬菜、豆制品等食品相比,奶制品里面含有的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學生營養室副主任張倩也曾表示:“牛奶和奶制品含鈣量高,300克牛奶和奶制品約含有300毫克的鈣,而且這種補鈣方法的可及性較高!
這樣看來,奶類產品,能夠很好地為人類補充營養,對于人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
雖然奶類產品有著這么多的好處,但我國的牛奶消費目前仍處于較低水平。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居民年人均奶類消費量為13千克,其中城鎮居民17.3千克,相當于每天攝入35克至47克,只能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量的12%-15%。
健康膳食,少不了牛奶。在未來的“恰飯”中,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加強牛奶及其他奶制品的消費,提高奶及奶制品的攝入。還猶豫什么,快來喝一杯牛奶吧!